從中國文化中來,到世界舞臺上去
——專訪株洲市外國語學校校長饒婷
特約通訊員?王興華
株洲市南面的鳳凰山,非名山大川,但在株洲卻頗有些名氣。它的有名不在其山水之秀美,乃因“山不在高,有‘?!瘎t名”——株洲市外國語學校,便坐落在郁郁蔥蔥的鳳凰山腳下。
驅車進入一條不太寬敞的林蔭小路,抬頭便可看見學校的主教學樓端坐云間。拾級而上,竟會想起杜甫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石階盡處,立著一塊巨大石碑,其上刻有八個字:學外國語,做中國人。
校長饒婷的辦公室就在一樓,離入校石階最近的地方。每天近距離地看著孩子背著書包上學、放學,于她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學校依山而建,這是山給予我們的地理高度。那怎樣實現我們教育的高度呢?‘中國靈魂’是我們教育的根,根扎得越深,樹長得越高大茂盛;‘國際視野’是我們教育的眼,越開闊越豐富,越豐富越多元,越多元就越擁有無限可能?!边@位滿懷教育熱情的校長如是說。
根系中國文化:知道自己來自何處,知道自己是誰
“株洲市外國語學校的育人目標是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現代人,毫無疑問,‘中國靈魂’當是首位?!别堟谜f。
閱讀,是進入華夏文明世界的一扇門,也是解讀所有學科的鑰匙。早在入職初期,作為語文老師,饒婷就特別重視學生閱讀,讓閱讀給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讓語文回歸到“國語”,使其成為民族文化的尋根教育。她班里的學生一學期的閱讀范圍早已遠遠超出了一本語文教材。
2012年9月,參加工作才四年的饒婷,牽手“語文主題學習”?!罢Z文主題學習”所倡導的課內海量閱讀,為她的閱讀教學研究指明了方向:“我感覺我一個人在狹窄的山谷中摸索了許久,突然走進了一個無比廣闊的天地?!北磺粺岢?,2013年,饒婷開始主持株洲市規劃性課題“主體主題閱讀的實踐研究”,帶領全校語文老師開展與“語文主題學習”國家課題組聯動基礎上的小課題研究。他們大刀闊斧地進行語文課堂改革,整合課程資源,關注閱讀主體,開展主題閱讀教學,以“1+X”“X+1”“1+1”的方式推動課堂海量閱讀,學生每學期的課堂閱讀量超過100萬字。三年下來,學生課堂閱讀量更是達到540萬字。
詩詞歌賦中藏著華夏文明數千年文脈風骨,乘著海量閱讀的東風,2015年,饒婷開始打造“閱讀—演講—詩教”三位一體的語文教學體系,每節語文課都有“課前三分鐘演講”,每周開設一節古典詩詞創作必修課。
此外,學校又以“海棠”為名設置系列課外項目,海棠詩社、海棠詩會、《海棠詩集》……一時間,雪綻霞鋪,春色裊裊。株洲市詩詞協會授予學?!爸曛奘性娊滔冗M單位”牌匾。學生開口可吟,提筆能作,佳作頻出:“松竹為友三君子,錚錚傲骨斗霜寒”(李嘉偉《梅》),“秋去寒冬至,階前立數竿。淡然迎雨雪,堅韌不屈彎”(李思穎《竹》)……全校有四十多首學生詩詞刊登在《株洲詩刊》《南楚新聲》等詩詞刊物上。
饒婷與老師們還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國學活動。如開設“名家講壇”,邀請省內外名家大師來校講座,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與讀寫經驗;又如學校會根據個人愛好與特長,選派老師每月開設一次“國學講座”。
“通過閱讀、詩教、講座,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并逐漸懷有了一種溫情與敬意,對傳統文化的精神如高潔品格、傲岸風骨、大愛胸懷有了更多向往,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有價值的生命形態?!别堟谜f。
當然,株洲市外國語學校的學子不僅要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生意氣,更需要有知行合一的行為規范。從三年前擔任校長開始,饒婷便主持開發了一系列德育校本教材、雙語德育繪本,將“中國靈魂”落實到“忠、孝、仁、義、禮、智、信”中。學生的“中國靈魂”也在一系列德育活動中生根發芽。每個月,株洲市外國語學校都會開展不同主題的德育活動,如三月綠色主題月、四月科技創新月、九月禮儀活動月、十月“忠”文化主題月等。同時,植樹節、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七大節日穿插其中。孩子們在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中成長為具有“中國靈魂”的現代人。
拾金不昧、愛心捐助、環保宣傳、兒童慈善……多年來,株洲市外國語學校在思想道德建設中表現不俗:2017年,學校優秀畢業生肖雅清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019年,株洲市外國語學校獲得湖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測評組的高度肯定。
開拓國際視野:知道自己將去何處,知道自己成為誰
中國的未來在哪里,學生的未來就在哪里。“全球化是中國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們學校的學生需要擁有國際視野,擁抱多元文化?!别堟脽o比堅定地說。
擔任校長第二年,饒婷便在學校中增設國際合作部,更加注重國際交流活動的開展。“目前,我們學校僅對德交流項目就有三個?!敝械陆粨Q生活動、中德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動、“歌德學院”國際獎學金夏令營等吸引了眾多學生。每年七月,株洲市外國語學校的學子奔赴德國學習、交流;九月,德國學生回訪并入住中國家庭,與結對的中國孩子一起度過難忘的一周。他們還一起體驗武術課、民樂課、民族舞蹈課、團扇繪制課等中國傳統文化課,一同游覽名勝古跡。在這種體驗式、互動式的交流活動中,兩國學生結下了深厚友誼,孩子們也更尊重、理解異域文化。
這是株洲市外國語學校長期對外交流活動的一個縮影。“我們學校與德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保持著長期而穩定的交流,學生可以選擇的活動也多,比如英國國際夏令營、美國游學、中韓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等?!别堟谜J為,傾力打造對外交流平臺對于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極為重要,而且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焦雨軒是株洲市外國語學校的一名學生,在學校的三年時間,她不僅拿到了德國政府獎學金,還獲得了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湖南賽區的冠軍。2018年,她獲得新加坡公費留學資格?!皩W校多樣化的對外交流活動給了我廣闊的發展平臺?!苯褂贶幐袊@。
與長期而頻繁的對外交流活動相對應的,是辦學標準的國際化。比如英語課,株洲市外國語學校采取了小班制教學,每個班只有20多人,并且引進了劍橋原版英語教材,讓學生學習原汁原味的英語課程,進一步強化學校外語特色。
2018年,饒婷創造性地提出推行“2+1”人才培養模式(“2”即英語+第二外語,“1”為一門技能選修),并迅速落地執行。學校每周開設德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等小語種課程,學生除了英語之外,還需要從中選擇一門作為第二外語。課程一經推出,深受學生歡迎?!拔覀儗W校招生辦的老師經常說,很多來咨詢的學生都會被第二外語課程所吸引?!薄坝谜Z言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我們?!闭f這些話的時候,饒婷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根植于肥沃的教學土壤,孩子們在課堂外的表現可謂是繁花盛放。株洲市外國語學校的外語短劇多次在各級競賽中獲一等獎,外語劇《高老莊》更是融合五種語言,在匯報演出時驚艷一方。“其實,外語劇表演不僅是學生的課余活動,也是英語教學的妙招。我們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國際文化節’‘萬圣節狂歡’‘雙語合唱節’等活動,朗誦、演講、主持、配音都是寓教于樂的活動,既激發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理解力?!别堟谜f。
一系列的創新與實踐,也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學校在株洲市的英語中考中長期領先,每年都在重量級的英語競賽上獲獎。
2017年,株洲市外國語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北京外國語大學模擬聯合國聯盟”成員;2018年,學校承辦了全國外國語工作研究會第35屆年會;2019年,學校首次組隊參加世界青少年模擬聯合國大會,獲得了“最佳團隊”稱號。
這讓饒婷更加堅定了繼續推進改革的信心:“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希望我校的學子都能成為國際化的現代人,具備國際視野,擁抱多元文化,每個人都能擁有在國際上為中國發聲的信念與能力?!?/span>
株洲市外國語學校從創立之初,至今已走過二十余個寒暑。學校對教育的堅守、對情懷的追求、對理念的塑造、對孩子的希望和愛,最終都凝練成這一句“中國靈魂、國際視野”。在學校的這些年,饒婷把她的青春和熱情都奉獻給了教育,奉獻給了鳳凰山麓的這片土地,她也從一名普通語文老師成長為一位名校校長?!澳愦蜷_了自己的視野,孩子便看到了更美的風景?!睆奶ぷ憬逃哪且豢唐?,饒婷從未止步。如今的她接過薪火,帶著全校師生向著更美的風景,繼續前行。
(本文圖片由株洲市外國語學校提供)